2025-05-28
高密化工厂爆炸后现场曝光,5人死亡6人失联19人轻伤
据应急管理部消息:
应急管理部率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,调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、国家安全生产专业救援力量前往增援,协调医疗卫生专家参与伤员救治。
当地消防救援队伍已派出55车、232人到场处置。
据央视新闻最新消息:5月27日11时57分左右,山东高密友道化学有限公司一车间发生爆炸事故。事故发生后,各级组织力量全力搜救。截至19时25分,事故造成5人死亡,6人失联,19人轻伤。
1、爆炸现场的基本情况
东侧是旗台路,南侧是惠和街,北侧是兴和街。有道化学的西侧、北侧有两个单位,南侧和东侧是农田。
这张是卫星地图,可以大概看到爆炸单位周边的情况。
有道化学公司官网上的公开照片,厂子主要进行农药及中间品的化工生产。
2、爆炸的有关情况
居民在家中拍摄到的爆炸视频截图,现场有黑色浓烟升起。
远处拍的,爆炸后有蘑菇云升上天空。
爆炸发生后不久,有管道泄漏冒出白色气体,有大量黄色气体升上天空。
爆炸导致厂区外停放的汽车前挡风玻璃破碎。
这张是网传的一个视频截图,可以看到有两处冒烟,一处在有道化学厂区西南侧,一处在西北侧远处,那么这可能是有道化学爆炸后引发的连锁反应。
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有黑烟,有黄烟,上游新闻也记录了这个情景:网上视频画面显示,爆炸现场腾起浓烟,厂区内有管道正在向外喷射白色气体,有黄色气体笼罩在厂区内。
这从一个侧面说明,现场大概率发生了(液氯)氯气的泄漏,或硝化反应中产生的氧化氮类物质逸出,它们都是黄色的,有毒,现场救援人员难以靠近,容易导致伤亡。
从南侧远处拍摄到的,现场有明火,黄色烟雾明显。
3、有关爆炸的简单分析
据当地媒体2023年11月的消息,这个项目总投资34.5亿,是个精细化工项目,主要是生产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产品及中间体的。
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主要包括芳香胺的氯化磺化反应、氯化磺化物的取代反应和酰胺化反应等几个步骤,另外据公司相关介绍,厂区还有硝化、加氢等工艺,原料里面会有氯气等多种化学品。
网上视频的截图,可以看到爆炸的威力大,生产线被破坏。
上面说的这些工艺,都是有爆炸风险的,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(现应急管理部)组织编制了《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》和《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、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》,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包括15种,2013年扩充为18种。18种危险工艺分别为硝化工艺、氧化工艺、过氧化工艺、氯化工艺、光气及光气化工艺、加氢工艺、磺化工艺、氟化工艺、重氮化工艺、聚合工艺、烷基化工艺、偶氮化工艺、胺基化工艺、电解工艺(氯碱)、合成氨工艺、裂解(裂化)工艺、新型煤化工工艺及电石生产工艺。
为什么危化品火灾常发生在高温季节?
原因一:
夏季气温升高使危险化学品体积压力增大
危化品中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普遍较大,储存在密闭容器中,受热后体积膨胀,同时蒸气压增加,使容器内部压力增大。
若超过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,就会造成容器故障,甚至破裂。液体膨胀超过其容量就会外溢,若是气体膨胀就有爆炸的危险。
原因二:
夏季气温升高使液体的蒸发速度加快
温度越高,易燃液体蒸发越快,液面上蒸气浓度就越高,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就越大,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。
因此,当环境温度超过易燃液体的沸点时,就容易发生危险。
原因三:
夏季气温升高加速氧化分解和增加自燃风险
受温度、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,许多危险化学品受热后容易分解,释放出氧气甚至氧原子,使其它物质氧化,同时释放大量的热。
如果通风不良,热量积聚不散,致使温度升高,又会加快氧化速度,产生更多的热量,促使温度继续升高。
当温度达到物质的自燃点时就会自燃起火。
原因四:
危化品复杂的特性,使得某些危化品的放热反应比较难控温,进而容易发生超温现象